尽管说,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修禅,但是在禅修的起步阶段,环境很重要。所以古人开始禅修时往往要选择地点。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就选择少林寺后山的达摩洞作为面壁修行之处。这种修行方式很古老。前佛、后佛、古佛、今佛,包括佛教之外的圣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修炼过程。想不通过修炼而解决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最多是世智辩聪而已。
修禅必需的环境,就是古人所谓的道场。
有了道场,有了禅修的环境,还要人的内心世界与禅修相应,否则也修不成功。一个人静不下来,修不了,口封不住,修不了。真正修禅的人,都寡言少语。道家的修行也一样,讲究少说话,所谓“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说话多的人精气神就从音声里跑掉了,脸上往往没有颜色。凡是禅修有所成就的人,话语都很少,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都很有深度,都具有智慧,能够启发人。所以蕅益大师曾经说,发一言不足以利益众生,这句话就不要说了。
所以学禅者一定要懂得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也要学会给他人、给所有修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少说话,尽量不要打扰别人,一切如理如法地去做,以免他人生心动念,耽误禅修,同时自己也容易与禅相应。
禅门里有本《禅海十珍》,这本书在整个禅海里,选了十位祖师的“珍宝”。《禅海十珍》的第七篇,就是临济禅师的法语。这段法语是临济禅师思想的精髓。
临济禅师惯用喝斥的手段使学人开悟,所谓“临济喝”。在《临济禅师语录》里面,每则开示往往只有一二十个字,甚至几个字就是一篇法语,长篇大论的开示极少,但是这一篇例外。
在这篇法语里面,临济禅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禅的人都要“明悟自己的真正见解”。
祖云:大凡学人,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见解。若悟得 自己见解,则不被生死所染,去住自由,而殊胜自备。
所谓“明悟自己真正见解”,就是要求学禅的人一定要开悟。这个“见解”,不是从文字得来的知见,而是从明悟得来的;不是他人的见解,而是自己的见解。自己真正的见解就是开悟。悟得了自己的真正见解,就可以了生死,就可以去住自由。来也好,去也好,都是自由自在的。
一般学佛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个目标,就是要死得好,要死得明白清楚。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学佛的唯一目标。为什么非要死得明白不可呢?没有这个必要。不要光为自己。光为自己死得明白,可能死不明白。因为愿力太小了,没有力量支持你,还是死不明白。如果能够真正发起菩提心,发愿生生世世到五浊恶世来度众生,像地藏菩萨那样,肯定能死得明白。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心就有力量。心有力量,就能够把握临死的那一刻。临命终时一切烦恼痛苦来到面前,没有愿力抵不住,贪生怕死抵不住,只有大愿力才能抵得住。
能够抵得住生死,才能够去住自由,才能够殊胜自备,一切殊胜的现象都会现前。什么殊胜现象呢?历代禅宗祖师在临命终时,往往会显示各种各样的神通。站着死的有,坐着死的有,睡着死的有。有个祖师问身边的人,“什么死法都有,倒立的死法有没有啊?”别人说:“没有!没有倒立着死的。”他说:“我就来一次吧!”说着,手朝地,脚朝天,走了。这就是殊胜自备,这就是生死自在。修显教的人往往是到末后一着才显示一下,平常不显示,这和儒家文化有很大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你无论怎样脚下出水、头上出火,他说这是怪力乱神,不相信。末后一着的去住自由,儒家没有,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也没有。
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耳。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徇一切世境,滞惑积业。
我们不能够得到这种自由,病根就是不能相信自己。不信自己是佛,不肯承当自己是佛,所以临命终时,无论你怎么忙碌,找人“助念”,自己做不了主,也没有用。不能说“助念”完全没有用,但那点外力的作用,就怕到时候拉你不住。
这里有一个笑话。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病危了,大家助念阿弥陀佛。他却说:“你们不要念了,阿弥陀佛来把我接去净土世界就麻烦了,我还不想死!”你说怎么办?这是真人真事,不是我编造的。俗情俗务把人困在那里,然后下一辈子继续来造种种罪业。这就不是自由。
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佛祖不别。
能放得下念念驰求的心,当下就是佛祖,与佛祖没有分别。不是说贪吃、好玩才叫驰求心,凡是有念都是驰求心。只要有二元对立,有能、有所,有主观、有客观,有能念、有所念,都是驰求心。到最究竟的地方,是一切对立面都没有,只是一片光明。这一片光明就是究竟般若大智慧,大智慧能把一切都照得亮亮堂堂。到这个时候,就和佛祖没有差别。
汝欲识佛祖么?即汝目前听法底是。
要知道什么是佛祖吗?现在这个能用耳根听法的,是谁?现在这个用眼睛看东西的,是谁?现在正在起心动念的,又是谁?离开这些具体的神通妙用,到哪里去找佛?到哪里去找祖师?每个人现在听法的真性,就是佛,就是祖。
也许我们有那么一瞬间会进入这种境界,但是过了那一瞬间,又恢复到烦恼妄想的状态之中。如果能把这一瞬间变成永恒,那你就见到了佛,就掌握了你自己。在禅修中,我们的根本问题,在于把握不了那一瞬间的法身现前的境界。每个人静下心来试试看,能不能把那一瞬间的清净心延续下去?要延续那一念清净心,首先要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来尝试,在安静的环境中锻炼好了,再到喧闹的环境中来运用,这样慢慢锻炼,就可以做到动静一如。
由汝自信不及,便向外驰求。就得者,只是文字禅,与佛祖大远在。
#p#分页标题#e#
以为佛在心外,以为佛供在大殿里的神龛上,以为那一块石头、那一堆泥巴就是佛,所以就向外驰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佛在自心,自心真佛莫外求,外求所得只是相。向外驰求,即使有所得,也不过是经书上得来的一点道理,不是真正的般若,不是从自身流露出来的佛性。文字语言,非关实义,距离真正的佛的境界还远得很!
诸大德!此时不求真悟,万劫千生轮回三界,徇好 恶境,向驴牛胞胎去也。
今天有幸闻到真正的顿悟法门,如果不求真悟,不敢直下承当自己是佛,就只能重新万劫千生地于轮回中出入三界:或好的环境,或恶的环境,或处驴的胞胎,或处牛的胞胎,或处人的胞胎;有时胎生,有时卵生,有时湿生,有时化生;在四生六道中,轮回不息。
汝若自信得及,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
如果信得及,自己敢于承当,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就没有一处缺少,一切都本自具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时时刻刻放光。临济禅师说:“有一无位真人,在汝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是讲的这六道神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用的这六道神光,都是自性(佛性)在起作用。
一念净光,是汝法身佛;一念善分别光,是汝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光,是汝化身佛。此三身,即今目前听法底人。
我们的自性之中,具足佛的法、报、化三身。当下这一念,是最真实的;当下这一念,具足了佛的三身。我们的问题出在不能保持好当下一念。佛的三身,就是目前听法的人。大家信得及吗?信不及!有人说:“我一个老太婆,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烦恼事,我哪里是佛啊?老头、儿子、媳妇,家事乱如麻,哪里是佛啊?”其实佛无相,法无分别,“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没有相的差别。
昨天有位胖居士在听课时,一下子进入境界了。我估计,昨天,他至少“成了一分钟的佛”。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昨天听法之后,写了两首偈子。第一首:“大千世界一空屋,峥嵘焦枯都归无。处世时时都无我,极乐世界多一佛。”第二首:“禅到深处明空现,月照山河朦胧间。也无痛苦也无乐,莲花座上成佛陀。”所以,我说他“成了一分钟的佛”,晚上睡觉又回到凡间了,呼噜还照样打。当然,能有这一分钟的体验,也不得了。
努力保任这一分钟,就是我们禅修的起点。把这震撼人心的一刻保持下去,就是心光显现的一刻。心光就是佛光,佛光就是心光。你要把这一念清净的光、善分别的光、无分别的光保任下去,让它永远都在放光,让它普照。
为不向外求,有此三种功用。然此三种,亦只是名言。
心不向外求,法身、报身、化身三种功用,就能够显示出来。我用言语讲出的这三种功用,都还是“名言概念”,都是第二念的。我们学禅所体悟到的,是不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那一部分。
故云:身依义而立,土据体而论。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诸大德!切要识取弄光影人。是诸法本源,是一切法根本。
身就是身体,土就是国土。有色身,必定有它所依的法性身,有山河大地,一定有它所依的法性土。人人有一片净土,人人具足三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世界。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妄想分别,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如果离开了妄想分别,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就一致了。这个人人一致的世界,就叫法性土,或叫华藏世界,或叫极乐世界。极乐,就是没有一点痛苦。极乐世界在哪里?当你一分钟成佛时,极乐世界就现在眼前。不是说“极乐世界多一佛”吗?应该说,多了一佛也只是一种体会。实际上,大地众生都成了佛,众生也不会少一个,佛也不会多一个,一切都是不增不减的。
明知,就是认识作用,就是妄想分别。我们的妄想分别,就像光的影子。眼睛会看东西,耳朵会听声音,嘴巴会说话、会识味,身体会有触觉,两条腿会走路,这都是光的影子。必然有真的事物,才会有影子;没有真的事物,影子从何而来?所以“切要识取弄光影人”,弄光影的人,是诸法本源,是一切法的根本。“识取”就是要你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只解弄光影,不识弄光影人,还是隔靴搔痒,落不到实处。识取了弄光影的人,才是大休大歇处。
诸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是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解说法听法。
我们现在还有“心识”,有这个生命在,所以能说法、能听法。一旦“心识”离开了色壳子,只有身体在,还能听、还能说吗?死尸在那里躺着,能听、能说吗?那不也是四大吗?所以说“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
能够说法、听法的,只有这个“历历孤明、勿形段者”的无位真人,说不清它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它不是一切的名言概念所能说明的,只能够用“历历孤明”来形容它。
在没有风的屋子里,点燃一支蜡烛,蜡烛的光焰光明灿烂,不会摇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只有把它磨炼到明亮而不摇摆时,才能显现它的真实作用。古人往往用“不续前,不引后”来形容当下一念历历孤明的情形。“历历孤明”的当下一念是现在,“前”是过去,“后”是未来,“不续前,不引后”,就是当下一念不随过去、未来、现在而迁流,它是孤立的,不和任何事物相联系。一有联系,就会有妄想。禅修就是要把当下一念心孤立起来,不与过去联系,也不想未来如何。当然真正大彻大悟以后,自己做得主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大彻大悟以后要怎么样?要和光同尘。要让智慧光明普照大地,又不被任何境界所遮盖。在用功的第一阶段,一定要使此心历历孤明,这是禅修的诀窍和要领。
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
在我们的五蕴身里面,有一个无位真人。五蕴之身和四大之身是两码事。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有五蕴存在,就有生命存在。四大之身,如果没有识,也就没受蕴、想蕴和行蕴,四大就只是无知的东西,跟石头、瓦片、水和泥土没有两样。五蕴之身一定是有知觉的,所以五蕴身田里有位“无位真人”。这位“无位真人”在五蕴身田中堂堂显露,我们自己和这个无位真人没有丝毫间隔,靠得非常拢,非常贴近。这位“无位真人”,就是我们自己,当下就可以识取,当下就可以把握。
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日见,在耳日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心若不生,随处解脱。
心法没有形状,通贯十方。天南海北,这一念心顷刻之间就能到达。这一念心,不动道场,不起于座,就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一念心,在眼叫做见,在耳叫做闻,在手能执捉,能拿东西;在足运奔,能够走路。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若不生,随处解脱。
山僧见处,坐断报、化佛头。
临济禅师说,他的见解,是坐断报、化佛头。他的见解就是见法身。所以报、化佛头,一坐坐断。
十地满心,如客作儿;等、妙二觉,如带枷锁;罗汉、辟支,如著泥土;菩提、涅槃,如系驴橛。
临济禅师又强调说:十地菩萨,像客作儿,就像替别人打工的人;等觉、妙觉的菩萨,像戴了枷锁的犯人。罗汉、独觉,像身上沾满了泥土的人;菩提涅槃,像拴驴子的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禅者如果执著于圣人的境界,就是执药成病。只有把一切佛见、法见全扫干净,本地风光才能显露。
盖谓作佛念经,纵然自在还为妄;度生心切,须信 慈悲也是贪。
所以说,只要还有想成佛的心,纵然天天念经,过得自在,也还是在虚妄分别当中,只要还有想度众生的心,尽管有慈悲的施为,那仍然不过是贪心的显现。真正的禅者,对一切法,都不要起执著心。这一点,就是佛陀在《金刚经》中讲过的,佛没有度一个众生,佛也没有说过一句法。一切都无相,一切都无住,一切都是随缘随愿而成,没有执著。一有执著就有了局限性,一有执著就锁定在某一点上,一有执著就死在某一点上。
释曰:临济法语,禅书互载。此篇同异,未知谁正,俟高明者辩之。然此篇是入道捷径。若领悟不真,妄认识神,堕于古人所诃,非祖之咎,在会与不会耳。
这一段是《禅海十珍》的编集者道霈禅师的话。他说,临济禅师这段法语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把心识当做佛性。如果你领会错了,那可不能怪临济禅师说错了,只是自己误会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