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我是谁
一般人所感受到的“我”,是由一些什么样的因素组成的呢?天天执著这个“我”,天天在保养、维护这个“我”,“我”究竟是何物?
佛教虽然否定有我,但是也承认由色、心二法,或者说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而组成的假我还是存在的。没有这个假我,就无法借假修真,就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平常所执著的“我”,就是由色、心二法所组成的“假我”,或者说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组成的“假我”。
世界很复杂,如果加以归纳,整个世界无非就是两大因素:一部分是精神,另一部分就是物质。这是现代人的表述方法。佛教的表述方法,是把物质的部分称为色,把精神的部分称为心。
色法在人体上,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心法是指五蕴中的受、想、行、识,或者说是六识的全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人体以外的物质的部分就是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把宇宙间的物质全部包括在其中。
为什么说由五蕴所组成的我是“假我”呢?因为只有当色、受、想、行、识这五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这个“假我”才能够成立。但是这五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非常不稳定,它具有可分性,具有无常性,具有空性,具有假设性。如果稍微加以分析,要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我,了不可得。所以佛教认为由五蕴组成的我是“假我”。
“假我”的意义是什么呢?佛教说本来没有“我”,但是为了人类沟通交流的方便,所以才施设了你、我、他的概念。你、我、他都是施设而有,不是本来就有的东西。
本来就有的东西是什么?是五蕴的不确定性,五蕴的假设性、假定性,五蕴的空性。那才是本有的东西,那才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一件事是不可以改变的。只有那个“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原理是不可改变的。佛教把这个不可改变的原理,叫做空或者空性。
平常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不可能真正见到空性。比如看到一个人,首先分别,是男人,是女人;是老年人,是年轻人。有相而后产生分别,分别之后产生妄想。分别本身也是妄想,由分别而生的贪、嗔、痴更是妄想。起了妄想,就产生烦恼。贪是烦恼,嗔是烦恼,痴是烦恼。贪的全过程,从起心动念一直到你所贪图的某一件事如愿以偿这整个过程,没有一点不是烦恼。因为即使你贪到手了,你所贪的那个东西,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也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它也时时在改变。由于你所贪的东西时时在改变,就引起内心的烦恼、内心的恐惧、内心的不安全。所以说,不论是得还是失,都是烦恼。
怎么样看破它?一切随缘。得也随缘,失也随缘。随缘的意思是什么呢?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缘聚时不要过分贪求,缘散时也不要过分失望。因为世事如此,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没有一件事物是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独立存在的。能得失随缘,则心地泰然。
有了这种认识,从理解上来认识,就是逐渐领悟、解悟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从禅修上得到体悟,那就是一步步地证悟,一点一滴地在感受宇宙人生的真谛。
我们不要执著由五蕴组成的“假我”。不过,即使是“假我”,也要随因缘而对待,既不要执著它,也不可虐待它。虐待了这个“假我”,它不听你使唤。你想往东走不动,你想往西还是走不动,你想多坐一会儿难受,你想多站一会儿也难受。那就是人生不得自由,不得自在。要善待这个“假我”,要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大原则下善待“假我”。所谓善待,不是孤立地说善待,是在随缘中善待。善待假我,就有条件来认识真正的我。
真正的我是什么?排除了那个可变的、无常的、有条件的“假我”,那才是“真我”。那个“我”是什么呢?那个“我”是空性,强安一个名字叫做“我”。有名字的东西都不实在。比如说,一切事物都要改变,这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真理执为一个实在的东西,安立一个名字,那它还是相对的。空性是绝对的,空性是没有名字的。空性是直觉的,是现量的,只可以受用,不可以向人说破。一经说破了,不值半文钱。为什么呢?哦,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啊!由于你并不是从修行的亲证而来,只是一种知性的认识,这种知性的认识敌不住烦恼。只有能够敌得住烦恼的那种认识,才是真正的受用。
佛教讲实践,讲受用,讲在生死关头看得破、放得下。五蕴的“假我”,必须通过智慧的观照,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见到了五蕴皆空那个不可改变的真理、空性。见到了这个空性,就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是烦恼,见到了空性就能断烦恼。所以禅修,一定是从破我执开始。我执从什么地方破?在生活中破,在修行中破。在什么地方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
学修生活禅,目的是要融入禅的生活。禅本来不是说得清楚的事,也不是说的事。禅是要行的,要体会,禅是一种实际的经验。它是生命的经验,生活的经验,人性升华的经验,开悟的经验。经验的东西,需要自己亲自体会,才能感到亲切有用。
古代祖师对禅的境界都不直接说破,而是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象征禅。古代禅师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西来意是什么呢?西来意就是禅的本质。这个问题不止一千个人问过,也不止一千种回答的方法。提的问题是一个,回答的方法却千差万别。如果你仔细去体会,这一千种回答好像都对,但也好像都没说清楚。有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和尚说:“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子和祖师西来意有什么联系?从常识的角度去理解,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禅在本质上是超常识的,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认同,真理的把握,佛性的圆融。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如果是即将开悟的人,在和祖师一问一答之间,他体会了,他就会觉得赵州和尚把问题说清楚了,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从我们这些迷失的旁观者看来,不明白。所以从禅本身来说,不经过修行,不通过真正的彻悟,无法体会禅的真实意义。
现在的人要怎么来了解禅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禅是生命的自在。这是从信仰的角度、修行的角度把握禅。第二,禅是生活的潇洒。这是讲开悟以后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禅,它是禅者和光同尘教化众生的生活实践。第三,禅也是思想的空灵。这是从文化的层面来把握禅。历代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禅的影响。这个影响的实质,就是思想的空灵。有了空灵的思想,他的作品就不俗,他的作品就像从山里边流出的泉水一样,清清亮亮,活活泼泼,源源不断,怎么品味怎么有味。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潇洒,禅是思想的空灵。
修学生活禅,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生命的自在解脱。达到了生命的自在解脱,自然就有生活的潇洒,和光同尘,入廛垂手,教化众生,大显神通。这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体会禅的空灵,有些人就不一定真正修过禅,他可能只是从知识文化思想修养方面进入到禅的表层,他也有可能得到很多体会。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一个画家,只要他接触到禅,把禅和他的创作灵感结合起来,思想的空灵性就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唐宋以来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作品。这就是禅文化的层面。禅生命、禅生活、禅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都能体现禅的精神。不过从根本上讲,我们学禅的目标,还是要获得生命的自在解脱。
生命自在的禅者,可能有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也可能没有。禅师们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处的年龄段不同,在禅的三个方面,大部分能够做到生命的自在。还有一部分也能够做到生活的潇洒,有些大禅师能够把禅的精神在生活实践当中全面展开;只有比较少的人,在禅文化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能够得到思想的空灵。当然这三者也不能截然分开,这仅仅是从表面的形式来看。因为每一位禅师有他自己的风格,有他自己在教化方面的侧重点。不过以禅的眼光看,得到思想空灵的人,禅文化上可能有成就,但是生活是否潇洒、生命是否自在,那就不一定。所以修禅一定要从根本入手,从信仰入手,从行持入手,才能够获得真实的受用。我们修禅,这就是根本。
但是我们也要想到:有多少人能有机会进行禅修?又有多少人接触到禅修以后能够获得真实利益?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究竟的东西,可能它的局限性越大。禅文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在社会上比较广泛地传播,所以禅文化产生的影响,虽然不一定很深刻,但是它传播了一种清净的文化、超然的文化、空灵的文化,也能够对时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文字禅,或者口头禅,都有用,都能够丰富我们时代的文化内涵,都能够净化我们时代的人心,直接间接地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传播禅文化,就是做佛教文化方面编辑工作的意义所在。禅文化传播的结果,也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人士来关注禅、进入禅、体会禅、实践禅。所以,禅既可以由根本到枝末,也可以由枝末到根本;可以从边缘到核心,也可以从核心到边缘。这三个方面不能偏废,一定要同时重视。从禅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上来讲,它的巨大影响,不是打坐这样一种专门的修行活动所能够做得到的。
不过从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来说,学禅一定要重视从发菩提心开始,真实修行,进入禅的核心,证得生命的解脱,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落实,得到兑现,得到社会承认,禅才真正有意义。否则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学禅,从早到晚,废寝忘餐,精进不懈,求的什么呢?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得到生命的解脱。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如果在生命解脱的同时,也能获得生活的潇洒和思想的空灵,那就是禅的全面发展。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华严经》是一部阐述宇宙万物和谐共存、圆融无碍的经典,是一部高扬人性、众生与佛平等,众生如何通过亲近善知识、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从而达至人格完善、究竟成佛的经典。《净行品》是《华严经》三十九品中的一品,专门论述行菩萨道、修菩萨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切环境如何“善用其心”,如何善待一切。这一品共有一百四十一首偈子,每首偈子讲一件事,每件事几乎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经文强调修菩萨道的人要在每件小事上“善用其心”,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众生在抱,他人第一,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
用佛法的观点来观察,人类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我出发。这是导致人生迷失的根本,是一切是非纷争、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乃至争战不息、争夺不已的总根源。佛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是一种因果相续、彼此相依的存在;任何事物(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不具备独存性。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上穷碧落下黄泉,踏破铁鞋无觅处。佛法告诉我们,只有众生没有“我”。“我”在哪里?“我”在众生中。“众生”是一切生命体的总称。所谓众生者,众因缘和合而生,众生之间互为存在的前提,真正个体、独立的生命是不存在的。众生的实相如是,生命的实相如是,互相仇视必然两败俱伤,互相友爱必然两全其美。由此而言,众生的生命存在是一个集合体,每一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朋友,每一众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以外的众生提供服务或制造伤害。佛陀教导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佛教修行的总纲,也应视作人类行为的准则。《净行品》就是将“众善奉行”的思想加以具体化,并在日常生活中逐一加以落实的一本修学佛法的教科书,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禅的教科书。
通过读诵《净行品》,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性格和品质,修学佛法就不会停留在语言文字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实际内容。
提倡读《净行品》,提倡“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也许能够为大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生活禅”的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净行品》中深刻、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大智慧、大慈悲的崇高的菩萨精神。具体来说,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通过时时刻刻地善用其心,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事事处处地善待一切,就能不断和谐自他关系。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自他关系的不断和谐,人类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那种高度文明、和谐康乐的社会生活,就有可能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文字描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存环境。
如来禅,祖师禅,生活禅
禅宗的禅,既可分为生命的解脱、生活的潇洒、思想的空灵三个层次,也可从不同层面来理解、来修行、来受用。
按照佛教的教义,禅可以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大类。世间禅包括四禅八定,出世间禅有如来禅和祖师禅。世间禅和出世间禅的区别是什么?世间禅又叫共外道的禅。一切有禅定修养的学道者,比如说佛陀在世时印度的六师外道,中国的道家、仙家,他们也需要禅定,没有禅定达不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但是他们的禅定是以世间禅的形式而存在的。为什么说是世间禅呢?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在于有漏和无漏。有漏就是没有出三界,出三界方为无漏。漏到什么地方呢?漏到生死中,漏到烦恼中,漏到轮回中。
为什么会有有漏与无漏的差别呢?它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它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发出世的菩提心。修习世间禅,是以欣厌的心态进行修炼,厌弃凡世间的苦恼,希望能够成仙,能够升天。天还是在三界之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无定,只有色界、无色界才有禅定。有禅定可以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没有禅定的就只能在欲界。但是,即使你修到了最高的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定功结束了,天乐享尽了,还会落入轮回生死。所以说那叫有漏的禅定,叫世间的禅定。
如来禅,是按照佛教经论提出的要求,一步一步次第而修的禅定,它以发菩提心作为基础,以息道观作为功夫。所谓如来禅,就是佛所说的修习禅定的法门,也就是佛教经论中所教导的修习禅定的方法。当然这种法门有无数种,天台宗提倡的大小止观中所列出的各种法门,都属于如来禅,因为天台宗的止观法门,也是根据经典总结出来的修禅方法。
所谓祖师禅,就是从菩提达摩东来以后,通过六代祖师次第传心,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特征,以般若见为见地,以融入生活、消解当下的凡情圣解作为功夫的禅。因为它是直接由祖师传来的禅,所以叫祖师禅。
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渐与顿,一个是定与慧。比如说神秀大师所提倡的渐修法门,就相当于如来禅;慧能大师所主张的顿修顿悟的法门,就是祖师禅。祖师禅的特点,就是不特别地注重定,也不是把定和慧作为次第来修,而是以般若见为见地,以消解生活中当下的对立面作为功夫,所以它是顿修顿悟。
我提出生活禅的理念至今也有十几年了。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修行理念,逐步为佛教界和社会人士理解接受,也有不少人根据“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从生活禅进入禅生活”的思路进行着修行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生活禅的理念,是为适应今天的生活节奏和时代因缘而提出的佛教修行实践的新理念,这个方法,没有离开如来禅、祖师禅的精神。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快速、忙碌,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坐在禅堂里、坐在家里修习禅定。但是不管时代怎么样进步,科技怎么样发展,经济怎么样繁荣,人们的烦恼、痛苦一点儿也不会减少,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烦恼、新的痛苦产生。人们面对这样一种生活现实,精神上的出路是什么?叫人们不信仰宗教做不到,叫人们不来追求精神的解脱更做不到。所以总要有一种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的修行法门。各个宗教都要回答这个问题,佛教更要回答这个问题。作为禅宗,它是在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民情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更应该回答今天时代所提出来的问题。生活禅,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法门、一种方便。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法门不但得到佛教界的认同,在社会上也引起比较大的反响。特别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对佛教做出的新概括,它将逐渐成为佛教界的共同理念。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过去都有人提过,把这八个字连在一起提出来,是新的,是人家没有提过的。这八个字看起来不新鲜,但是我们如果懂得佛法,懂得世间法,懂得哲学,懂得宗教,再来体会这两句话八个字,就可以知道它是概括了哲学、宗教、文化、社会、人生各方面的最高的要求、最新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切的文化、宗教、哲学无非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怎么觉悟?怎么奉献?佛教的千经万论,也只讲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觉悟就是智慧,奉献就是慈悲。以大智慧觉悟人生,以大慈悲奉献人生。佛法最根本的精神通过这八个字表达出来,当代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都能够接受。
无论是佛教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是社会所要实现的理念,都是要在“觉悟人生”的前提下,完善、提高、优化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在“奉献人生”的心态中,布施、奉献、感恩,和谐自他关系。觉悟包括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方面。自觉是声闻,自觉觉他是菩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觉悟人生”,三觉的精神全在此。奉献人生就是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这就是奉献人生的精神,就是菩萨精神。成佛做什么?成菩萨做什么?就是做这件事。因此说,生活禅的理念,是整个佛教的精神所在。
根据《华严经·净行品》,我提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理念。“善用其心”是《净行品》的思想,“善待一切”是《净行品》的实践。这两句话可以作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补充,或者说是更加具体的要求。怎么样觉悟人生呢?你要“善用其心”;怎么样奉献人生呢?你要“善待一切”。不能“善用其心”,谈不上觉悟人生;不能“善待一切”,谈不上奉献人生。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的修行要求。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就要不断提高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就要广修四摄六度,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在祥和、和谐、友善的气氛中,不断净化和改造,使人类真正趋于和平,使人生真正充满幸福和光明。
生活禅的实践,一方面是要很好地修习禅定;一方面又要落实“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等理念,使自己成为人格完善、关系和谐的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的不断净化、进步、祥和。生活禅的根本要求,是要“在生活中落实修行,在落实修行中生活”,使修行在每一个当下都成为现实。
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高尚
修行和生活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修行,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心态。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身心是一致的,内外是一致的。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外在的世界由地、水、火,风构成,人的身体也是由地、水、火、风构成,四大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要素,这是印度的古代哲学对物质世界的基本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家将物质世界分析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四大”与“五行”,多一个、少一个,实际上基本要素不多也不少。
身体要健康,必须四大调和,四大不调,人就会生病。佛教徒的问候语有一句话:“四大轻安否?少病少恼否?”一大不调,百病丛生,如果四大不调,就有四百种病,加上四大本身各有一病,就是四百四病。可见四大的调和,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外四大失去平衡,体内四大也会跟着失去平衡。比如说气候忽冷忽热,内四大一下适应不了,马上就有反应,不是感冒发烧流鼻涕,就是肚子疼。可见内四大和外四大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仔细去体会,就会知道内四大健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四大的情况如何。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极为恶劣:风沙太大,雨水太多,或过于干旱、过于炎热,我们的身体都无法适应,都会引起种种疾病。内四大要能适应外四大,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使内外四大协调起来。
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受到威胁,就是因为外四大的变化太剧烈了。种种的原因引起外四大的激烈变化:科技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山河大地人为的破坏,一切矿藏物质的过量开采,生命资源的日益减少,绿色覆盖率一天一天地在萎缩,气候的干旱、转暖……种种种种的原因,引起外在世界一天一天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所以人类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疾病,现在一个个地发生了。医药再发展,也赶不上疾病发展的速度。但是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感觉到生存的重要,用各种各样的药品来维持身体健康,想方设法使我们能够方便,使我们能够过得舒适。殊不知,你越想过得舒适,你对资源的破坏就越严重,你对大地的索取越多,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生活简单一点,更有利于环保,更有利于人类多生存一段时间。生活资源浪费得越大,开发得越多,人类能够生存的时间就越缩短,人类每向前走一步,每发展一步,就距离地球毁灭的时间更近一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是科学家的预测,并不是宗教徒的杞人忧天、耸人听闻。
在这样的时节因缘下修行,我感觉到提倡高尚的精神生活、简单的物质生活,对于人类的生死存亡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精神生活高尚一点,那么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可能就会淡化一点,相反,精神越空虚的人,越是需要用外在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与追求,越是会过度地耗费资源。
学禅的人要考虑这件事。如果不考虑这些事,我们的慈悲心从什么地方来体现呢?我们对众生的关怀、对人类未来的关怀,从什么地方来体现呢?我们“奉献人生”的理念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学禅的人,为了感恩一切众生,首先自己要过一种淡泊的生活、清净的生活、简单的生活。生活越简单越好。生活越简单,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就会越少,我们的自主性就越强,我们就会有自力更生的精神,就能战胜诸多的困难。一个过分依赖外在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我们学禅的人要锻炼意志,使精神生活充实起来,使物质生活既简单又健康又卫生。
生活简单的人,容易料理得整洁卫生;屋子里堆满了东西,可能到处都是尘土,到处都是细菌,因为他没时间去收拾,没时间去晾晒,更没时间去洗涤。
佛陀在世的时候,规定出家人三衣一钵。生活多么简单!所以,简单朴素、干净利索,是非常好的。太豪华、太现代,浪费资源,与道不相应。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
近代日本禅师铃木正三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工作坊就是道场。”这个理念,成为日本企业精神的源头。企业要以禅的精神来管理:以禅的喜悦来对待每一位员工;以禅的安心法门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安于职守,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禅的理念,使每一位员工能够在企业中得到比较丰厚的回报。有真诚无私的奉献,一定就会有丰厚的回报。
家庭,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生中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基础,所谓“成家立业”。在家修行的人如果不把家庭当做道场,修行的理念就无法落实。《维摩经》上讲:“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诸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空寂故。”所以“家庭是道场”,也是佛法的应有之义。佛法的修行,必须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有一个地方不是道场,那就是法轮不到处。法轮不到处,就是无佛处。没有佛的地方,就是没有光明的地方。家庭是道场,家庭有佛法;社会是道场,社会有佛法,一切地方是道场,一切地方有佛法。特别是《维摩经》讲到的“烦恼是道场”,其意义非常深刻。因为佛法就是要对治烦恼,对治烦恼的过程,就是修道的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事?还有什么地方不是道场呢?我们天天听到许多声音,往往觉得声音对修行有干扰。当我们走入寺院,夜静更深,特别喜欢聆听钟鼓之声。钟鼓之声清澈悦耳,沁人心田。我们能不能把汽车的声音、喇叭的声音也当作是钟鼓的声音呢?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听到什么声音都非常悦耳,听到什么声音都不会感觉到是干扰。特别是修禅定进入到三禅以后,声音就听不见了。
“家庭是道场”这个理念,我们认真思考后,要认真落实。真正把自己的家庭当作是道场,其意义非常重大。这种理念,也就是过去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佛化家庭”。我们现在提出社会要现代化、家庭要现代化,我觉得家庭的现代化虽然必要,家庭的佛化更加重要。只有家庭佛化了,家庭的现代化才能真正给我们人生带来便捷与幸福。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修养,欲壑难填啊!不管怎么现代化,总觉得欲望难以满足。一个人对于修行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对于公众的事业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对于奉献永不满足,那是好事。如果对于私欲永不满足,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坏事。欲壑难填,贪心永难满足,那就意味着人生的堕落,不是意味着人生的升华。因为精神空虚,总想用物质来填补,实际上精神的空虚用物质永远也填不满。精神的空虚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资粮,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献的精神来填补。
家庭是道场,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家庭这个道场呢?家庭是道场有些什么原则呢?还是那十六个字,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