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这是接着上面“更无所缘念”而来的。《大品般若经》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 念佛念到无念的境界,不是说这一句佛号也没有了。这个时候的心态,说只有念佛这一念不对,说什么念也没有也不对,这种情况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只有念佛这一念,同时又没有念佛这一念。因为是唯此一念,没有第二念。这种状态就是无所念,也就是常说的“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念佛。所以四祖大师就说:“何等名为无念,即念佛心,是名无所念。”达到心无二用的境界了,不用起心动念提起佛号,一切都现现成成,即此一念念佛之心就名为无念,当下就是清净法身现前。
“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这四句话把心与佛的关系,阐释得明明白白,这也是六祖所说的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如果在心外去找佛,心外去找净土,那就是头上安头,骑牛觅牛。
“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识”就是我们认识的主体,在这个地方,“识”是“心”的同义语,也就是心。心没有形相,佛也没有形相。佛有“无相之相”,而无“有相之相”,所以说“佛无相貌”。也就是说:佛离分别,不能以妄想执着之心来认识佛,在佛上起分别,同样是妄想。“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我们的心难得安,如果能悟到这个道理,心就可以安得住了。“知”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悟”。
安心法门是禅宗的根本法门。二祖慧可在达摩大师那里,就是从“安心”契入的。达摩到中国来传授最上乘的佛法,却找不到能够接受这种最上乘佛法的人,于是就在嵩山面壁九年。最后有一位法师去了,那就是二祖慧可。慧可见到达摩就表示要求法,达摩不管他,考验他一天、两天,不理,三天、四天还是不理。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降大雪,二祖依然坚立不动,天明积雪过膝。达摩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二祖流着眼泪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祖师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能忍。怎么能够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二祖听了达摩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能够求得最上乘佛法,暗自取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以表示自己求法的决心。达摩祖师见此情景,觉得慧可是真正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二祖慧可遂禀达摩祖师说:“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说:“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拿出心来,我给你安!”此一逼拶,直叫慧可前无进路,后绝退路,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就回他一句:“我与汝安心竟”。就在“觅心不可得”、“与汝安心竟”这一问一答,短兵相接的紧要时刻,二祖的心境就出现了书上所说的“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的境界,前念不生,后念不起,中间也不立,大悟现前。这就是安心。
安心也有种种不同的层次。我们平常也讲“心安理得”,觉得自己心安了,这不是真正的安心。真正的安心是像二祖那样“觅心了不可得”。《楞伽经》的翻译者求那跋陀罗说有“四种安心”。“一者背理心”,这是讲凡夫心。凡夫的心安在哪里呢?安在背向真理的地方,安的是背理之心,背向真理,不是面向真理。“二者向理心”,这是讲二乘心。“谓厌恶生死,以求涅槃,趣向寂静。”面向着真理,但还没有与真理冥合。“三者入理心”,这是讲菩萨心。菩萨已经断除了烦恼、所知二障,以无分别的正智体悟到了“理智如如”的境界,已经进入了真理里面,所以菩萨是“入理安心”。但是“能所未忘”,因为有入就有出,有入有出就有间断。“四者理心”,只有佛的心与真理完全合一,心和真理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所以叫“理心”。“非理外理,非心外心,理即是心。心能平等,名之为理;理能照明,名之为心。心理平等,名之为佛心。” 佛心是平等无分别的,所以佛心就是真理;真理具有照破一切无明的作用,所以真理就是佛心。可见安心也有一个层次,先要做到“面向真理”,然后“进入真理”,最后“心与理合一”,才是真正的安心。禅宗讲,只要真正大彻大悟,就能“见与佛齐”。大彻大悟的境界,就是“理心合一”,就是究竟安心。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
接下来我们还看四祖的法语。“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常能忆佛念佛,就没有攀缘心,没有攀缘心就是没有妄想,这样就能够能所泯然。“泯”是消融的意思,能念的心就是所念的佛成了一个,所以就“泯然无相”,己心与佛心平等无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到了这样的境界,忆佛念佛的心消亡了,就不用再提起念头。“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此处的“看”是保任的意思。能够保任这种无分别无能所的平等之心,就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能够保任此等心,佛法的根本就已经掌握了。佛法的根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名目来表述,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名称,便于说明不同的问题,实际都是一回事。“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
“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一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
常现在前,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这种境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就是“三昧现前”,就是“无生法忍”,就是“现法涅槃”。证得涅槃是在活着的时候,不是死了以后才去证涅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都是如来的清净法身。能够使清净、无攀缘的心常现在前,就被一切外境所干扰。“住是一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结就是烦恼。种种烦恼好像一堆乱麻、一堆乱丝,把我们这颗心缠绕得紧紧的。真正证得法身,烦恼诸结自然除灭。
“如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如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
到了这样的境界,就能做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为诸法的本性是一致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内容是一致的,法性是一致的,生灭因缘是一致的。因此可以从一尘中看无量世界,也可以把无量世界用一件事物融会贯通。这就是“一多相融,大小无碍”。所以四祖大师引用《华严经》的话说:
“《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华严经》的原话比这要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众生的心中就具足无量经卷,无量经卷就在一粒微尘之中,这一粒微尘就是我们的心。为什么一微尘中就具足无量经卷呢?因为无量经卷所说的道理,无非是说众生心这一微尘。为什么说无量经卷所说的道理都只是在说这一微尘呢?因为这一微尘和整个山河大地其性皆同,没有差别。比如说世界上有60亿人口,我们要了解人的生理结构,没有必要把每个人都解剖一遍,只要解剖一具尸体就可以了。一个人生理结构如此,千人万人的生理结构也如此。一法如此,法法如此。“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