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
“谛看”就是认真管住我们这颗心,令杂念不起,烦恼不生,久而久之,这颗心就可以得到明净,如同明镜一般。用谛看的方法,“或可一年”,看它一年,“心更得明净”,这是时间最短的;“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从时间上说,有一年开悟的,有三年开悟的,也有五年才开悟的。时间的长短,就看每一个人的根机如何,用功怎样。就看他用功得不得法,是精进还是懈怠。根据这些因素而定。“或可因人为说,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从开悟的时间上说,有顿、有渐。从开悟的因缘上说,有自悟,也有他悟。许多祖师用功几十年,心里明净不了,经过老师一点拨,马上就开悟。也有的不需要人说,他自己就能够得解。“得解”实际上也就是开悟。《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虚云老和尚开悟,就没有老师点拨。老和尚在高旻寺打七,护七师倒一杯茶,茶溅到他手上,手被烫了,杯子掉在地上,砰地一声,开悟了。我们可能房子塌下来也开不了悟,打大雷也开不了悟。因为我们没有用功啊!一定是用功到了那种境界,才会有那种结果。
还有的是因为有人说,他就开悟了。六祖大师得法以后,从黄梅走回广东。五祖麾下的五百弟子,觉得衣钵给一个没有出家的行者得去了,心里很不平衡。应该说,那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跟五祖那么多年都没有得着衣钵,神秀大师为五百多人的教授,都没有得到衣钵!他一个南蛮子,没来几天,就把衣钵拿走了!”尽管都是修行人,还是不免起心动念。其中就有一位慧明上座,曾经当过军官。他说:“这不行!我一定要去把衣钵夺回来!”六祖在前面走,他就在后面追。一直追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处的大庾岭,把六祖追上了。当时六祖有所察觉,就把袈裟和钵盂放在石头上,自己躲进草丛里。慧明上座追上来,发现衣钵放在石头上,喜不自胜,打算拎起衣钵转回黄梅,结果拿不动。这时候他生起惭愧心,觉得绝对不是一领袈裟一个钵的问题。于是他就呼唤行者的名字。六祖走出来对他说:“袈裟在此。”慧明上座说:“我不为袈裟而来,我是为佛法而来。”六祖大师就让他摒除万念,然后对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言之下,慧明上座马上开悟了。这就是有人点破而心得悟解。
“众生心性,比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现。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
众生的心性就像掉在水里的摩尼宝珠。水清了,珠子就显现出来;水混浊,珠子就看不见了。“诽谤三宝,破和合僧。”这两条在犯戒的罪过里面是最重的。出家众受沙弥戒、比丘戒之前要问遮难,其中就有一条是否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的团结。僧团为和合僧。六和合:“身、口、意、戒、见、利。”“身和同住,口合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口意三业要和合,戒要和合,见解要和合,利益要和合。牛奶每个人一瓶,饼干每个人三块,利合同均,不能有人享受特权。有特权思想,僧团就会产生矛盾。谁引起这件事,谁就是在破和合僧。如果有人在六和合任何一个方面造成僧团的矛盾,那就是破和合僧。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要维护僧团的安定团结、和合共住,维护僧团的和合是学佛人的第一要事。如果有这样一些烦恼染污,就很难悟解心性本来常住清净。我们学道的人,有顿悟的,有渐悟的,也有的人罪业深重、障碍重重,顿悟、渐悟都没有希望,因为善缘还没有成就。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得悟解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每个学道的人,具体根机千差万别。“为人师者”,作为一个善知识,就要善于识别众生的根机,因人施教,不能千篇一律。千篇一律,那一定是有的人能受益,有的人不能受益。善于识别根机,是为善知识的第一要务。
下面四祖引用经典的语言,来说明悟理的浅深。
“《华严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解时佛国皆亦如,即如国皆不依。”
这段引文不是很完整,所以理解起来有一点费劲。现在我们先把 “如”、“国”以及“如如”这几个词弄明白,然后就容易理解了。“如”、“如如”都是指真如。“国”,就是国家、国土。真如是理,国土是事。
普贤菩萨的身相,就像是虚空一样。身相像虚空,一方面是说明身相的广大,另外一方面是说明普贤菩萨的色身是无相的。“虚空无相”嘛!为什么会这么广大呢?之所以广大,因其无相,无相所以广大。“依于如如”,普贤菩萨的色身所依托的,是真如的境界。真如就像虚空那样无边无际。真如无边无际,所以普贤菩萨的身相也无边无际。“不依佛国”,不依托佛国净土,因为佛国净土是事,如如是理。事相的国土总有其边际,理体的真如就没有边际。
“解时佛国皆亦如”,如果我们明白到普贤菩萨的身相如虚空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知道佛国净土同样也是不离真如的。心净则佛土净,心不净则佛土不净。佛国不离真如,佛国净土也同样是虚空无相,没有边际可言。
如如是理,佛国是事,“佛国亦如”相当于后来华严宗讲的理事无碍法界,“如、国皆不依”是事事无碍法界。到了最究竟的地方,如和国、理和事,一切对立面都消失了,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所以理事皆不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没有事理的名相。
这是引《华严经》说明悟理的四个层次。
“《涅槃经》云:有无边身菩萨,身量如虚空。”
这与前面普贤菩萨身相如虚空的意思一样。无边身菩萨是《涅槃经》里面的一位大菩萨,他的身体的形量也和虚空一样广大无边。
“又云:有善光故,犹如夏日。”
无边身菩萨放大光明,照破一切无明黑暗,犹如夏天的太阳。夏天的太阳炽辣辣的,将无明烦恼烧得干干净净。
“又云:身无边故,名大涅槃。又云:大般涅槃,其性广博。”
涅槃也是真如之理,所以身无边就是涅槃。大般涅槃其性广大,包括一切。证得真如之理,就证得了涅槃。真如和涅槃是同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大家不要以为涅槃就是死了,就是圆寂了。一切法没有生灭的对立、没有善恶的对立、没有成住坏空的对立。那种寂灭的状态,就叫做涅槃。
修行用功真正达到善恶都不思量,即使是一瞬间有那种心态,那一瞬间就是达到了大涅槃。可惜我们不能够“直任运”,不能把握,不能恒久,一晃而过。就像露水一样,一瞬间就没有了,又回到生死里面。那么该怎么办呢?天天继续用功,总会有相应的时刻。用功纯熟了,涅槃就会经常出现,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到最后把那一瞬间变成永恒,就是现证涅槃。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要现证涅槃,现法涅槃。
四祖这里举的《涅槃经》的四句话,也有四个层次。第一句的身量,是讲本自具足的佛性。悟到它,修行就有正确的见地作基础。第二句“善光如夏日”,是讲用般若见照破一切无明烦恼。第三句“身无边名为涅槃”,是讲智慧的观照已经达到了任运无为的程度。第四句“其性广博”,是讲证得究竟涅槃以后那自由无碍的境界。这四种境界,可以是同时的,也可以是次第的。
《华严经》和《涅槃经》都讲到修行的四个层次。四祖这里也提出修行的四个层次,只不过他的分法,与《华严经》和《涅槃经》稍稍有些不同。《华严经》主要是就悟理的不同来分,偏重于见地;《涅槃经》主要从用功的不同阶段来分,偏重于功夫。四祖禅法的特点,既高度重视见地,也特别注重功夫,所以他把两者综合起来,从行、解、证三个方面来一个“四料简”。
"故知学者有四种人:有行、有解、有证,上上人;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也。"
修学佛法的人有四种:上上人,中上人,中下人,下下人。“有行、有解、有证”的修行人就是上上人。“解”就是见地,“行”就是功夫,“证”就是得到的结果。有见解有功夫,时节因缘成熟了就有证悟。这三个方面都成了就是“上上人”。
“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无行怎么会有解有证呢?这就是智慧的力量所在。如果一个人特别有智慧,有甚深的般若,往往他不需要修,或者因为一句话,或者因为一件事情的触动,也能够达到证悟的境界。所以四祖在这里特别强调“解”。“解”就是般若见。具足正见,但是行不具足,属于“乘急戒缓”。“乘急戒缓”的人就是中上人。如果你是中上根机的人,那就要在行持上多下功夫。
“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的人既有见地也有功夫,但是两方面都还没有到家。这种人往往是因为福慧资粮不够,或者障道因缘比较多,所以不能真正成就。如果能够在资粮的培植上多下功夫,常修忏悔,终究有成功的那一天。
“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有的人修行非常用功,可惜他对于佛法没有正确的了解,盲修瞎练,功夫用错了,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这也是修行人,也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是在修行人里边,他只能算“下下人”。这种人如果能够放下心里的执着,虚心参访善知识,在佛法的知见上狠下功夫,同样会有大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人。也有可能我们还没有被列入这四种人之中。那么就要赶快起步,不要因循度日,虚耗光阴。
下面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没有多大关系。不过也很重要。
"问:临时作若为观行?信曰:直须任运。"
“临时”是指什么时候呢?把它和后面的问题连起来看,应该是指临命终时。到了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作若为观行?”在这个时候,应该怎样观照自己、把握自己?
四祖大师说:“直须任运。”你尽管随它去,不必管它,不用怕,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一个真正开了悟的人,到哪里不是修行?到哪里不是度众生?生死苦海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修行成佛度众生的好地方。如果你还有所选择,说明心里还有执着,有畏惧,还没有真正参透生死。这是一种理解。
还有一种理解呢,就是说修行毕竟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还没有达到有行、有解、有证的境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精进,不停止地用功。失了觉照,就会死灰复燃。这个用功的过程叫做“任运”,或者“保任”。临济禅师临终的时候留下一首偈子:“临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时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句。一把智慧剑,即使锋利得像吹毛剑,用过之后还得经常去磨。剑不磨不锋利,烦恼来了无法对付。所以“临时作何观行” 呢?“直须任运。”一定要永远保持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来无去的心态,一念都不要放过,在生死跟前,就不会手忙脚乱。
今天要讲的题目,牵涉到信仰情感上面的一个很敏感、很实际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讲到:“我们要不要往生西方?”我们大多数的学佛人,都是说要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四祖大师他却说:“没有必要往生西方!心净则佛土净,十方世界都是净土。”四祖大师的这种精神,完全符合佛陀的了义教,符合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四祖大师在这里是从理上来讲的,是对真正悟解法相、心得明净的人讲的。对于已经修到这种程度的人来讲,还要不要往生西方呢?已经没有分别计较的必要了。净土宗也讲:“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从理上讲,没有必要考虑往不往生这件事。如果从事上讲,我们修净土法门的道友们,还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事相上的净土,四祖讲的是唯心净土,是更高层次的净土思想,希望各位不要误解。
"又曰:用向西方不?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这个前提很明确,如果知道心性本来不生不灭,彻底清净了,那就没有妄想杂念,没有生死了,还用到西方去做什么呢?当下就是涅槃,当下就是佛国净土。所以“更不须向西方”,用不着起心动念,愿东愿西。
"《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
四祖为了使人深信此理,就引《华严经》为证。从时间上来说,短暂的一念和久远的无量劫是平等的;从空间上来说,也应该是十方世界无量的国土,与自己心性的方寸之地也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说“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自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自己的方寸之地清净了,十方国土也就自然清净了,所以“更不须向西方”。
"佛为钝根众生,令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
这句话也希望各位不要误解。现在宣传净土法门的人说:“念佛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四祖大师在这里特别强调:往生西方净土是为钝根人说,向利根人不说这件事。四祖的开示,同诸经论的说法完全一致。因为钝根的众生,往往在事相上很执着,很难接受般若性空的观念。净土法门针对钝根众生的特点,使人有所依凭、有所向往,就显得更稳当。如说自心是佛,不生不灭,当下就是净土,总觉得没有把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才有把握,才觉得可靠。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佛是为钝根众生、为罪业深重的众生、为难以生起信念的众生、为向外求佛求法求心的众生,说有西方极乐世界,令其向往,肯定不是为利根人。
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呢?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是有。同时,西方极乐世界所要接引的众生也肯定有其针对性。对于难以生起信心,无法了解自心、参透自心的人,对于年龄比较老一点、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参究佛法真义的人,光阴不多,抱住一句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地念,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就能得救。即使达不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能念十声阿弥陀佛,也能得救,也能蒙佛接引。这是佛的一个大方便。佛以大悲心为无暇学习佛法的人,无暇理解甚深法义的人,设了这个方便法门。通过这个最方便、最简单的法门,就可以往生西方,继续修行佛法。既然是方便法门,就说明这是权宜之计。佛教讲到究竟的地方,还是要修难行道。修难行道才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所在。所以下面特别强调说:
"深行菩萨入生死,化度众生,而无爱见。若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不名菩萨。"
能够发愿到生死苦海中度化众生,有这样一种大愿力的人,一定是“深行菩萨”。具有深般若的菩萨,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萨,才有入生死、入地狱化度众生的大愿力。像地藏菩萨一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那就是深行菩萨。深行菩萨入生死会不会迷惑呢?不会!因为他有大智慧,所以不会迷惑。佛教讲两件事,一是智慧,二是慈悲。《宗镜录》说:“有智无悲堕小乘,有悲无智入魔外。”小乘圣人有智无悲,有悲无智往往会堕入邪魔外道,悲智双运才符合大乘菩萨的精神。
菩萨具有大智慧,所以在生死中不迷惑;菩萨具有大慈悲,所以能够度化众生。所谓“有智慧不住生死,有慈悲不住涅槃”,菩萨证得的涅槃而不住涅槃。大家要记住这句话:“有智慧不住生死,有慈悲不住涅槃。”
菩萨不住涅槃,要在生死中度众生,而且“对众生不起爱见”,爱见就是生死。不起爱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平等济度,无有分别。不分别这是我的什么人,那是我的什么人,菩萨没有这种亲疏之心。菩萨的精神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若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不名菩萨。” 如果菩萨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这样的人不叫菩萨。因为他还有分别,有分别就是妄想,有妄想就是生死。大家一定要记住,妄想就是生死,没有妄想了才没有生死。作为菩萨,这些观念统统没有,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度众生的事业当中去,没有第二念。
"度众生如度空,度空何曾有来去。《金刚经》云: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度众生如度空,何曾有来去呢?《金刚经》说:“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众生没有能度与所度的分别。菩萨行无相布施,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中间物。三轮体空。度众生亦复如是,无能度、无所度,无众生相、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也没有生死相。如果有生死相,那就是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