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的核心内容,就是守一不移。这里有几句话非常扼要,如果能够照此方法和要求去做,修行的实践问题就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什么是“空净眼”?空就是般若性空的道理,空净眼就是般若见,就是无漏慧。守一不移,就是要以般若空的眼光、以清净的心态来观察某一对象,把心放在这个对象上,念兹在兹,莫换题目。这也就是《遗教经》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种禅定方法最古老、最根本,由此才能达到禅定最基本的要求“心一境性”。大家注意这个“看”,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智慧眼、用空净眼来看,实际上就是观照。“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看这一物,只此一念专心不动。四祖大师自十二岁起跟从三祖僧粲大师,七十二岁圆寂,六十年不倒单,用的就是“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的功夫。
“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急手”两个字用得非常生动。心要打妄想怎么办?就要像用手去抓一样,马上把它抓回来,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急手还摄来”就是赶快把它抓回来,不要让它向外驰散。我们观照此心,如人牧牛,如果牛要偷吃庄稼,就要赶紧把绳子紧一下,让它回过头来吃本分草料。
下面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用绳子把鸟的脚绑住,鸟就不会飞掉了。鸟是比如我们的心,绳子就是一行三昧中的念佛、观心。有了这条绳子,心才不会乱跑。
“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打妄想实际也只是一种习惯,你现在用绳子牵住它,不让它乱跑,日日如是,月月如是,年年如是,不停止观照,不停止觉照,“泯然心自定”,时间长了,自然而然风平浪静,心得禅定。希望我们在家出家二众,能够很好地体会这几句话。掌握了这几句话的要求和方法,就知道怎样真正用功夫。
从“守一不移者”到“泯然心自定”,一共有十一句,如果把第一句作为题目的话,刚好是十句。这十句,每一句都很精要、很具体,都有可操作性。四祖所传播的禅的思想、禅的实践,既朴实又具体。四祖的禅法,吸收了当时诸家的观法。四祖大师一住十年的庐山大林寺,大林寺是东晋庐山慧远之徒孙昙诜(361~440)所创建,当时有智者大师的再传弟子在那里弘扬止观法门。四祖大师年青的时候在那里一住十年,一定相当熟悉和了解智者大师的止观法门;四祖又从三祖那里得到《楞伽经》的传承。所以四祖大师的禅法,不仅朴实简明,也博采了诸家之长。
“《维摩经》云:摄心是道场。此是摄心法。《法华经》云:从无数劫来,除睡常摄心。以此诸功德,能生诸禅定。《遗教经》云:五根者,心为其主。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是也。”
《维摩经》一共讲了几十条什么是道场,其中有一条就是“摄心是道场”。所谓“摄心是道场”,是说只要能够摄心,处处都是道场。四祖说:“此是摄心法”,守一不移就是摄心的方法。《法华经》讲,菩萨修行从无数劫以来,除了睡眠以外,就是以摄心作为修行的根本。能摄心,就能入禅定。《遗教经》也告诉我们,五根都是以心为主,只要能将此心制之一处,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得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摄心一法,是佛教禅定的根本法门。
“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
四祖大师把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前面一共说了五个问题。从“我此法要”开始是说第一个问题,讲“一行三昧”;从“《普贤观经》云”开始,讲“无念安心”;从“若举安心”开始是第三个问题,“解行并重”才不会盲修瞎练;从“又曰:用向西方否”开始,讲“悟解法相”的才不会对后学造成误导;从“又古时智敏法师训曰”开始,一直到“不须致疑惑”,是讲“守一不移”。《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前半部分是说这五件事:一行三昧、无念安心、解行并重、悟解法相、守一不移。
四祖大师说:这五件事,并不是他自己杜撰的,“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从这里可以看到,四祖禅法仍然保持了自达摩祖师以来所说的藉教悟宗的传统,不是离开经典去谈禅法,而是依据经典的教证来说明禅修的理论与实践。这和以后禅宗强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多少有一些区别。在禅宗刚刚诞生的时候,如果说“不依经教”,它将遭遇的来自传统佛教的排斥可能更加严重。即使是这样,像达摩祖师,像二祖,当时在弘扬禅法的时候,都受到传统佛教不同程度的排斥。所以到了四祖,他还是强调所传的法都是依经文所成,不是理外妄说,希望借此减少传统佛教的干扰。禅宗是在融合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新型宗派,换句话说,当时禅宗是被佛教界当作异端来对待的。禅宗既然是新兴宗派,它和传统佛教必然有很大差别,四祖为了缓解新兴宗派和传统佛教的对立,所以就特别强调他所传的禅法完全是以大乘经典为依据,不是理外妄说,并且一再强调“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所修所行不是有漏果,而是无漏道果,是究竟义,是了义,不是不了义。佛教的教义,有了义教,有不了义教。不了义教是佛的方便说,了义教是佛的究竟说。“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听闻者应该依此修行,“不须致疑惑。”从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四祖大师的苦口婆心。
“如人学射,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柱,不令箭落。喻人习道,念念注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
这是用比喻来说明断烦恼的过程。断烦恼是从粗到细,“如人学射”,摄心破烦恼就像学射箭一样,“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这就把断烦恼、破无明的这个思维修的过程,讲得非常生动。“准”就是靶。子学射箭,先射大靶子,因为手还不准。这是比喻要先破粗重的烦恼。一个人爱骂人,就要注重修口业,修口德,不要骂人。贪心重的人,应注重修布施,止息贪念。这样来淡化粗重的烦恼和无明。
“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这时候的烦恼和无明就很小很微细了。“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把烦恼和无明细化,就是尘沙烦恼。像微尘那样细小的烦恼和无明,也都要一一断尽。微细的起心动念都不放过,功夫就可以成片,净念就能够不间断,就像“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一样。筈就是箭的末端。箭箭相连,不令箭落地,不要让观照的力量有所间断,也就是前面讲的“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断”。
“喻人习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这句话在前面也讲过,不过这句话和前面的比喻结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明确。从文法上讲,这叫“合喻”。学道就像学射箭一样,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要心心念念,专注不移,要“正念不断,正念现前。”这种修行的要求,难度确实很大。
“又经云:以智惠箭,射三解脱门。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镞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念念在心,其状当如是。”
经上也讲:以智慧之箭,射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是哪三个呢?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空”就是观一切法缘起性空。观缘起性空以后,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也不要起执着,这叫“无相”。然后在一切事物上,在一切法上,没有贪求心,没有愿欲心,这叫“无愿”。愿就是欲望的意思。对于世间的、出世间的一切事物,不要生起喜悦之心。如果生起喜悦之心,还是法缚,不是顺解脱,还是不能自在。只有真正达到空、无相、无愿,才能使此心自在,才能入解脱门。“筈筈相拄,无令落地。”智慧箭要一箭接一箭地射出去,不能有间歇,一有间歇妄想就会生起。
下面的比喻,叫做“钻木取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下面又是一个比喻:“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好像家里本来有如意宝珠,有了这个如意宝珠,一切所求都能如愿,忽然珠子丢失了,你着急不着急呢?一定会很着急。那怎么办呢?赶快去找,心心念念想着要找回如意宝珠。这颗宝珠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如佛性。“又毒箭入肉,竿出鏃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烦恼的毒箭射入肉中,箭竿是拔出来了,箭头还在,痛苦难忍,必须马上拔出来,不拔出来就有丧身失命的危险。“念念常在心,其状当如是。”这些比喻,说的都是要我们在修行中必须常用智慧的觉照力量,要以智慧箭射解脱门。这些要求应该时时放在心中,要像射箭那样一箭挨一箭地射,要像钻木取火不得到火就不罢手,要像寻找丢失的如意珠那样急切,要像拔出肉中的毒箭那样刻不容缓。用这样的心态来学法,无法不得,无修不成。
“此法秘要,不得传非其人。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辄说。慎之慎之。”
四祖告诫我们:“此法密要,不得传非其人。”这个修行的要领,非常秘密,非常重要,不得传非其人,一定要慎重。像前面所说的:“我此法要,为有缘根熟者说。”只为有缘人说,只为善根成熟的人说。“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不是吝惜不传法,只是恐怕人们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辄说。”如果传非其人,不但不信还会诽谤此法,就使对方陷入谤法之罪。所以传法必须择人,不能随便地传非其人。造次就是随便,不能造次,“慎之慎之”,慎之又慎。古代乃至今天都是如此。法择人,师择人。传法要选择人,师父收徒弟也要择人。反过来,弟子也要选择师父。在柏林寺出家的人,我事先都跟他们讲清楚:要在这里出家,自己要好好选择。师父选择弟子,弟子也可以选择师父。出家的时候有几个月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双向选择。师父、僧团选择弟子,弟子也选择师父和僧团。选择得当,师资道合。任何一方觉得不合适,虽然没有签协议,口头协议也就自然取消。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这样一来,传法的人和学法的人都能以自觉自愿的心态来接受佛法,接受传承。
“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
“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佛教修行虽然有像大海一样无量无边的法门,运用的时候又能够用得了多少呢?用之在一言,一句话就够了。无量的法门,一句话就可以包括。“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是一句话,“诸佛心第一”是一句话,四祖的法门也是一句话:“守一不移。”你把这一言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行得实实在在,就能解决问题。“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果领会了这一句话真实意义,连这一句话也不用,你只管去做就好了,在做的时候,没有说“我要守一不移”的必要。已经进入状态了,这一句话变成了行动,有这一句话反而是障碍。“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像这样明明了了地知道此法的究竟处,就是真正得到了佛的本意,得到了佛法的根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所讲的五个问题的中心就是“诸佛心第一”,这五件事都是在围绕着“诸佛心第一”来展开,都是要说明“诸佛心第一”,要明白“诸佛心第一”,要实践“诸佛心第一”,要证到“诸佛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