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祖圆寂的纪念日。四祖就是本寺的开山祖师,中国禅宗的第四代祖师。达磨祖师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初祖传二祖慧可;二祖慧可传三祖僧璨;三祖僧璨传四祖道信。初祖、二祖、三祖,都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传播禅宗心地法门。
这种艰难,首先表现在禅宗是顿悟法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钝根之人对此法门不能深信不疑,更不能信受奉行,直下承当。所以,禅宗的传播在开始的时候,从思想上就不能得到当时中国佛教界主流思想的认同。
其次,达摩是从印度来到中国的,人不同种,语不同文,因此在传法度生方面,难免会有种种不方便。他要传播顿悟法门,不免受到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不能使当时的佛教界欣然接受。
第三,达摩、二祖、三祖,都是在自己陌生的地方传播禅宗,在人缘、地缘上,不免有一些隔阂,遇到种种困难,基本上只能是单传,一个传一个,而且又是在比较秘密的情况下传授。所以禅宗的初期,在一、二、三祖时发展非常缓慢。
三祖传四祖的时候,四祖在现今安徽天柱山三祖寺(当时称山谷寺)得法。黄梅到天柱山大概三百多里路,语言上的障碍比较小,地缘也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三祖传法给四祖以后,就去广东罗浮山隐居起来。
四祖得法后没有马上就传法,而是进一步的修学,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是在参学和保任。一直到将近四十岁时,四祖才由家乡的人迎请回来,建寺弘法。四祖的家乡就是黄梅隔壁的广济县。在古代,黄梅和广济都归蕲州管辖。四祖回到家乡以后,得到家乡人民的欢迎和护持,很快就在双峰山下开创了我们这座寺院,当时称为幽居寺(后赐封为正觉寺)。
四祖开创寺院之后,学禅的人不远千里万里,从四方八面来亲近四祖,门下集众五百人,这是从初祖到三祖所没有过的盛况。四祖在开创幽居寺以后,定居三十年传法度生,一下子打开了禅宗的新局面,开辟了禅宗传播的新天下。此举惊动了当时的皇帝——唐太宗,皇帝也下诏书,要迎请四祖入宫说法。第一次邀请,四祖说“我老了,有病,去不了”;第二次又邀请,四祖还是说“我老了,有病,去不了”;第三次又来邀请,四祖还是那一句老话。派来的使臣就对四祖说:“对不起!老和尚!皇帝有敕,如果你不去,皇帝说要拿老和尚的头来见陛下!”四祖欣然把头伸出来说:“老僧头在此!请便!”当时四祖是以一种坦然面对死生的风格对待君王的盛情。虽然他没有去,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对君王护持的理解。三次诏书不去,一是显得唐太宗虚心问道,殷勤三请;一方面是显示了佛法的尊贵、高僧的尊贵。彼此都显示了一种高风亮节、雍容大度,没有去与去没有什么分别,也许不去更加有意义。
禅宗到了四祖,才具备了作为一个宗派的基本条件。
作为一个宗派,首先要有思想。没有思想,这个宗派以什么为宗旨呢?初祖、二祖、三祖、四祖,都有思想。这种思想一脉相承,都是以《楞伽经》作为禅宗的依据。所以有思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有思想还要有群众(信众、受众)。有思想固然好,但是谁来接受,谁来实践呢?如何推广,如何在社会上发生影响?初祖、二祖、三祖,尽管都传法得人,但是只有单传,未能普传;只有师徒之间的秘密授受,未能公开传播顿悟法门。到了四祖则不同。四祖除了把衣钵亲传给五祖弘忍以外,当时的幽居寺常年居住五百人在此参学,学法受益的应该说是千千万万。这五百人并不是固定不走动,而是来来回回地流动;不管怎么流动,常住的人有五百之众。在当时交通那样不便、生活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集众五百非常不容易。
初二三祖都没有自己的寺院,都是在寺院旁边的一个山洞里住下来然后传法。法传完了,就离开了。师父也离开,徒弟也离开。如果不离开会怎么样呢?会受到那些对禅宗不理解、对顿教法门不理解的人的攻击毁谤。古代有这样的事,现在也还有这样的事。
因为四祖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可以在双峰山下这块“有好泉石”的风水宝地建立一座寺院,使参学的人能够定居修学。禅作(坐禅与劳作)并重,有资生的来源,有物质的保证,这就为禅宗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在前三代祖师那里没有。只是到四祖,才具备了有团体、有寺院、有资生来源这些基本条件。资生来源是什么呢?自己开垦荒地,种稻子,种菜,自食其力。有饭吃,农忙时劳作,农闲时就坐禅;或者一边劳作,一边坐禅。 坐作并重(就是坐禅与作务同时并重)为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宗风奠定了基础。四祖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奠基人的地位。
初祖留下了《二入四行》的开示;二祖也留下了开示;三祖留下了《信心铭》;四祖因为常年定居修学,他的语录就有人记载下来,形成为《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从初祖到四祖这个阶段的禅宗,乃至其他宗派,都强调修行要达到“安心”的目的。二祖见初祖,寻求如何安心;一直到四祖,还是在寻求安心法门。“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生有种种烦恼,其心难以宁贴,难以安顿。可知“安心”是学佛参禅最根本的目的。
四祖的安心法门自从被记录下来以后,有一千年时间被封闭在敦煌石窟中,后人对这本书根本就不知道。只是到了百年之前,才有学者从敦煌石窟的资料当中发现了记录在《楞伽师资记》中的四祖开示。当然,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珍贵的佛教遗文有很多,其中禅宗有许多重要的文字都在敦煌石窟当中保存下来。上世纪三十年代,这本书由学术界公之于众,我们才知道四祖有一个传法安心的法本。
总而言之,有了定居修学的环境,有了定居修学的人,然后在修行用功的方法上,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思想结集成书流传后世,这些都是促使禅宗真正形成的基本条件。
为了纪念四祖,四祖寺每年有两次法会。一次是农历三月初三,为四祖诞生的日期,我们要举行一个法会,要拜山,朝礼毗卢塔和传法洞;再就是农历的九月初四,是四祖圆寂的日子。为了纪念祖师,表达我们景仰之情,我就想专门写几句话,写几句凸显祖师功德的赞语、赞偈,每一年到了这个时候,就唱这个赞语,念这个偈颂,让祖师的功德在每一位信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去我写过一个六句赞,是上供用的;这次写了一个八句赞,为普佛仪式时用。这首八句赞今天早上唱了一次,它完全是依照《佛宝赞》的格式、字数写出来的:
这首八句赞,大体上把四祖的功德、四祖在禅宗史上作出的贡献,重点地提示了一下。首先讲四祖的功德。四祖的功德不可思议,难以称量。四祖的功德是什么呢?这个功德就是三德,所谓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作为一代祖师,毫无疑问,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法身德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众生能够成佛,就是因为具足了真如佛性。如果不具备真如佛性,修行也是枉费劳心。法身德在因地中就是真如佛性,在果上功德圆满了才称为法身德。德者,得也。就是实证了真如佛性。
怎样才能实证真如佛性呢?要有般若智慧作指导。如果没有般若智慧作指导,要亲证真如佛性就不可能。所以有般若德。
般若德怎样指导我们证入真如佛性呢?要解脱烦恼恶业。所以有解脱德。由解脱德才能证到真如佛性,圆满法身德,圆满般若德。
三德中,法身是体,般若是相,解脱是用;或者说,法身是体,解脱是相,般若是用。这三者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三德圆满具足的究竟境界。
“四祖德难量”,就是指四祖所具备的修行最高成就。由修行最高成就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作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说“慈云普覆无疆”。这种大慈大悲、大智大慧无有限量,能够普遍济度一切众生。这种大慈大悲,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我们凡夫众生在苦恼中,就像在六月的烈日之下炙烤,照灼的温度达到了40度以上,坐卧难安。在这样的高温下,忽然有一片云彩遮住了烈日,那种清凉自在真是难以形容!菩萨的慈悲就像烈日天气的云彩一样,带来清凉,带来自在。这两句话,都是指的四祖大师修证的境界。也可以说,以三德为体,以大慈大悲为用,有体有用,就能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菩萨的精神就能体现出来。
“双峰山下证真常,苦海驾舟航。”这两句进一步把祖师的功德、修证和利益众生的种种作用加以表述。四祖开悟不是在双峰山,应该是在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但是四祖圆寂在双峰山下,四祖所体证的最高境界,是在双峰山下显示其不可思议的功能作用。这种功能作用,就像苦海中的船筏,能够把众生从此岸济度到彼岸。
上面说“慈云普覆无疆”,在热恼中菩萨变作慈云;这一句说,滔滔苦海内,菩萨又化作慈航济度一切众生。
五六两句:“禅作清风传万古,丛林轨则堂堂。”禅就是参禅、坐禅;作就是劳作、工作。本来记载四祖历史的书上,把四祖提倡农禅并重的传统叫做“坐作并重”,但是“坐作”理解起来,好像得拐个弯;“禅作”就容易理解一点。禅,参禅、坐禅;作,作务、劳作、工作。容易理解。这一举措解决了禅宗在形成、发展时期资生来源的问题,也就是人除了修行还要吃饭的问题。当时黄梅资源匮乏、人烟稀少,要供养五百之众,显然有很大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祖师有大作略,有大智慧,有胆有识,改革了佛教戒律上不允许比丘掘地、种植、铲除生草的规定。因为拔除生草、种植庄稼,在锄头下会伤害众生的生命;拔除杂草乃至收割庄稼,都是破坏鬼神的住处。佛经或者说印度文化认为:一切草木丛林,都是鬼神的村庄。我们砍掉了一棵树,就等于是拆掉了鬼神的村庄;我们拔掉一棵草,不仅是会伤害生命,也破坏了鬼神的村落。所以比丘不能劳作。
佛教传到中国,中国是一个重农的国家,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社会大众不予肯定,认为是四体不勤,只知坐享其成。印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抵触。劳作与戒律有抵触,不劳作和中国文化传统有抵触,怎么办?四祖做出了选择,禅宗做出了选择。佛教要在中国生根,要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自己解决生活的来源。这样一来,那些固守戒律的大德,对禅宗有种种有批评,从唐朝一直批判到现在。但是批的照批,做的照做。看起来,还是禅宗的祖师做得对。为什么呢?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第一大优良传统,就是农禅并重。如果没有这个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佛教如何与今天的社会相适应,将会有更大的障碍,更多的困难。所以禅宗四祖孤明独发,提出了禅作并重的口号和禅宗僧人的生活方式。大约过了一百多年以后,百丈怀海禅师具体明确地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这些都是传为中国佛教美谈和中国佛教起死回生的大战略。没有这些大战略,中国佛教是不是有今天,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禅作清风传万古”,从四祖那个时候一直传到今天,还是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丛林轨则堂堂”,禅宗有丛林有寺院,四祖创建的幽居寺,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四祖寺,是中国禅宗第一家。不但是有寺院,而且还有规矩。什么规矩呢?《菩萨戒法》。当时四祖除了有一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作为修行法本以外,还有一本有关制度、有关僧团管理的著作,就是《菩萨戒法》。四祖不仅仅是依据比丘戒,更重要的是依据菩萨戒来管理僧团,处理僧团的日常事务。虽然这本书现在失传了,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是《百丈清规》发端呢?我想应该这样看。有丛林,又有制度,堂而皇之,千古垂范!
最后是七八句:“一行三昧永宣扬,四众沐恩光。”一行三昧就是四祖所修行的法门,所传授的法门。四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开篇就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这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提出来,五祖继承了这个法门,六祖还是继承了这个法门。一行三昧在禅的初期,在修行法门上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法门。
所谓“一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环境多么复杂,修行的法门不改变,所谓“一行一相”,所谓“念佛心是佛”,时时保持此心清净。此心清净,此心念念与佛相应,就是“一行三昧”。大家记住,要念念与佛相应。念念与佛相应就是定,定就是三昧。由一行而得三昧。四祖大师的“一行”是什么呢?“念佛心是佛”,就是念佛。这个念,不一定是口头上念阿弥陀佛。
四祖大师引《文殊说般若经》的内容:“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念佛心是佛,心心念念与佛相应,就没有分别心了,看到一法界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只有一个相。什么叫一相?一相者无相。无什么相呢?无有异相,都是一相。什么是一相呢?平等相,无差别相,那就是一相。法界,简单地说,有十法界。所谓四圣、六凡。六凡就是三善道、三恶道。所有这些千差万别的现象,都是平等一相、无差别。就是在一切法上,破除了主观执着。我执破掉了,法执破掉了。我执是障碍(烦恼障),法执也是障碍(所知障),断除了二障所显示的无相平等,就是一相。
法界是一相,我们的心要与法界相应。法界具有千差万别的相,怎么才能达到一相呢?
“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念一佛名号,念念与佛相应,念念只有佛心,就能够逐步地达到、成熟、成就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修行的根本。修任何一法,都要一门深入,不可朝三暮四。四祖在修一行三昧的时候,特别为我们开示了一个口诀,叫做“守一不移”。这四字口诀,就是达到一行三昧的的根本方法。一行三昧这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要永远永远的宣扬,使四众弟子,千秋万代都能沐浴在祖师慈悲的光照之中。
“一行三昧永宣扬,四众沐恩光。”为了乐曲的完整,最后两句要重复一次。
/
在祖师的涅槃纪念日,为了怀念祖师的功德,我草草地写了这八句话,略表对祖师的敬意。
四祖的功德确实是难思难议,我不过以自的微小的智慧,作了一点点的说明,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在四祖寺对四祖的功德都一无所知,那就是我们常住的失职。
(2008年10月2日晚讲于双峰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