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农历乙未年腊月初八,2500多年前的今天,佛陀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由此,腊月初八日也成为了后人纪念佛陀成道的日子,四祖寺依惯例举行了庄严隆重的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法会。黄梅本地居士和远道而来的信众共同齐聚在大雄宝殿,参加祝圣普佛,见贤思齐之余,也共同来纪念这一殊胜的日子。
除此之外,在这一天喝腊八粥自然也是重要的事情之一。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苦行,道业始终未能成就,身体受饥饿而瘦骨嶙峋时,在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一碗乳糜之后,得以恢复气力而最终成道,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也就成为了佛教的起源。为了效法牧女献乳糜,后人也就在腊八这一天用不同种类的谷米煮粥供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喝腊八粥的风俗。腊八粥也称为“佛粥”,在佛教流传中国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喝腊八粥一事也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百姓生活之中。
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如下的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这似乎也是喝腊八粥这一习俗见于文字的最早记录。而直到如今,中国各个寺院在这一天煮粥、施粥的传统一直未曾中断。
四祖寺作为禅宗祖庭,每年来到寺院共度节日的人非常多。和往年一样,几天之前大寮就为此忙碌起来,寺院精心挑选食材、居士们也积极踊跃地供养。初七晚上大寮就开始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清洗、浸泡等处理和初加工,从初八凌晨开始,四祖寺的大寮始终灯火通明,典座师和大寮的居士们便未曾稍歇地进行准备。
用典座师诚良法师的话来说:四祖寺的腊八粥都是真材实料的。腊八粥的选料除了常见的各种米谷和豆类之外,还有甘栗仁、莲子、百合、红枣、桂圆肉、葡萄干、核桃仁等共多达十几种。中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在药材选材和炮制过程中始终恪守一条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腊八粥的熬制虽然不如炮制中药一般的严谨与精细,但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却无疑也是四祖寺在煮粥乃至大众日常饮食安排中的理念。
初八早课祝圣普佛之后,大众排班进入斋堂。能容纳近三百人同时进餐的斋堂每每在法会期间都座无虚席,今天也不例外,即使在过道增加了桌椅之后,仍然还有不少人还要等待过二堂吃饭。早斋中,行堂的义工为每一位居士都盛上了满满一碗热气腾腾地腊八粥。除了来寺院参加法会的居士之外,四祖村及寺院周边的村民们也会在早斋结束后带上各种或大或小的容器来到大寮,寺院义工也会为他们都装盛上满满的腊八粥,满足大家共享这份法喜的意愿。四祖寺因位处双峰山下,地理位置不如在城镇的寺院一样方便,所以四祖寺每年在这一天免费施粥,更多的就好像成为了寺院和周边村民间的一种约定。
经过一个早晨,之前煮好的腊八粥已所剩无几,为了保证陆续新来的人都能喝到腊八粥,此时大寮灶台上新熬制的粥又即将出锅。居士们欢喜的笑容与典座师、大寮服务居士们忙碌的身影相互映衬,也成为四祖寺这一天最常见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