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文化的精神?近年来学术界、佛教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提问作出了回应。在这里我想重温一下八、九十年前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高僧太虚大师就禅的精神讲的几段话,也许对我们有极重要的启发意义。
太虚大师讲的“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的名句,几乎天天被讲禅者在不同的场合所引用。其实太虚大师早在1928年10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发表演讲时讲过一段话,表达了他对中国禅佛教庄严崇高的自信心。大师说:
“从中国民族第一流人士,自尊独创的民族特性,以达摩西来的启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直从释迦未开口说法前的觉海心源,打开了自心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佛心自心,印合无间。与佛一般无二的圆明了、体现了法界诸法实相,即身便成了与佛陀一般无二的真觉者。然后应用一切方言的俗言雅语,乃至全宇宙的事事物物,活泼泼以表现指示其悟境于世人,使世人各各直证佛陀的心境。此为佛学之核心,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以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于中国。”
1926年5月,太虚大师在一篇书评中写道:“晚唐来禅、讲、律、净中华佛法,实以禅宗为骨子。禅衰而趋于净,虽若有江河就下之概,但中华之佛教,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禅兴则元气复而骨力充,中华各宗之佛法,皆藉之焕发精彩而提高格度矣。”
1933年7月,太虚大师从庐山到黄梅来礼祖,到过老祖寺,并在五祖寺借宿一晚,后在黄梅县城发表演讲。讲的话并不多,但语重千斤,至今仍掷地有声,作金石响。他说:
“现在禅宗衰颓,已达极点。欲重为振兴,当明五祖传六祖之道为根。”
明道是根本。明道为本,这是禅文化的根本,更是弘扬禅文化的根本。大师进一步说:“中国自晚唐五代以来的佛教,可谓完全是禅宗之佛教,禅风之所播,不惟遍及佛教之各宗,且儒家宋明理学,道家之性命双修,亦无不受禅宗之酝酿而成者。故禅宗者,中国唐、宋以来道德文化之根源也,而其枢要则在黄梅五祖之能毅然决然以传能大师为六祖耳。此可见黄梅佛教史地位之重要也。”
禅宗的“道”,五祖传六祖的“道”,即所谓“顿悟法门”,或“顿悟见性”。这就是人人自心本具“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彻见了自心本具的“大光明藏”,就参透了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不是认识到了,而是体验到了,便能与佛无二无别,洒脱自在,应缘利物,光明磊落,不会被诱惑,不会迷失方向。这就是禅的精神力量。将之运用于度生摄化,如镜中像、水中月,随缘隐显,不违时节因缘。将这种精神加以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超越精神;自性自悟不离当下的现实精神;心物不二、自他不二的圆融精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入世精神;农禅并重、创规建制的创新精神;建寺传法、植树造林的实干精神;千年传承、道统不绝的守望精神;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随顺因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立足现实,贴近生活的平民精神;因果分明,无私无畏的务实精神;慈悲为怀,扶危救急的利他精神。
实际上,禅就是禅,加上许多注脚,都是画蛇添足。禅是完整的,将禅归纳为种种精神,都是多余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才是禅的根本精神。四祖大师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这就是禅的精髓所在。五祖传六祖的“道”也即在此。这个“道”今天以“生活禅”的形态在传递,在反思中向前走。只有反思,找到我们存在的弱点,振奋精神,才能前进。前人的成就,只能供我们借鉴参考,坚持“生活禅”,前进才有明确的方向,禅文化的精神力量在今天的时节因缘下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