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都市中生活,心灵不免有所染着的营员们,经过两天的夏令营生活后,体会到许多别样的感受。在昨晚与众多法师们的分组交流中,许多营员表示“在这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祥和”,“希望能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虽然天气异常酷热,可营员们的心境却逐渐安详,四祖寺的氛围也十分和谐。
青山寂寂,禅院深深,清风习习,钟声幽幽,第三天的夏令营生活开始了。营员们克服着困倦的障碍,在诵经声中迎来了清晨的阳光。
上午依旧先进行禅定的修行,明影法师劝导我们要发精进心,每天可以早来十分钟,提前自行练习一会儿禅定,因为修行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他还为各位营员更加详细地讲解了禅修的要点:首先要转动上身、揉按腹部、晃动颈部、摇动肩部来达到放松的准备, 然后将双腿盘坐,上身保持正直,并使之微向前倾,使上身的重心落在两个膝盖与臀部形成的三角形的里面,眼睛自然保持下垂,同时默默观察我们的呼吸过程。每位营员都端坐如钟,平静地吸气再吐出,紧张的身体像花瓣一样慢慢绽放,心灵也变得平静清凉。
上午九时,双峰大讲堂端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主题为“与大师对话——走进古琴艺术”,演讲人为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中国古琴学会秘书长张子盛老师。张老师精心制作了PPT课件,为大家讲述古琴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以及蕴藏其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可以教化世道人心,可以“呼风唤雨”,可退百万雄兵。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故事,更是动人心弦。张老师说,表面上看,古琴的演奏技法很简单,但如何用简单的技法表达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思想,这才是最大的挑战,所谓“大音希声”。张老师热切盼望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能在青年人中传承:“琴棋书画曾是中国文人基本的艺术修养,可如今许多年青人连古琴古筝的区别都分不清,这是一种文化的酸楚!”
最后,身怀绝技的张老师现场演奏著名的古琴曲——《流水》。悠扬的琴声乍一响起就直击心灵,营员们屏气凝神,用心去感受那份深邃、幽远的意境。只听那琴声时而喃喃低语,如涓涓细流;时而汪洋恣肆,如滔滔江河,活生生呈现出仿佛一幅灵动浩渺的流水画卷。此时,斋堂用午斋的打板声已经响起,但营员们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安稳于座,祈望这优美的琴声、动人的妙音永远不要结束。
在本届夏令营中,净慧长老提出的“生活禅”是大家学习的主题。然而究竟什么是“生活禅”,营员们并不十分清楚。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曾作为柏林寺生活禅第一届夏令营营员、跟随净慧长老习禅二十年的黄明尧老师,站在整个中国佛教史发展的高度,同时深入佛法宗门教下的内核,全面阐发生活禅的理论体系及修证方法。他为“生活禅”做出了这样的定位:生活禅的核心是宗门(禅宗)的圆顿见地和信心。从历史的的角度看,生活禅是对人间佛教思想的深化、完善和落实;从汉传佛教的角度看,生活禅是以禅宗为核心的禅教律净之间的相互融通;从整个佛法的角度看,生活禅是以祖师禅为核心的解脱道、菩萨道和祖师道德完美结合;从修行特色的角度看,生活禅是将修行与生活融为一体,将解脱与度生圆成于当下一念的修证理念。
黄老师还结合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禅宗公案为大家进一步解释了生活禅的核心——圆顿见地的内涵。他告诉大家“道”就在我们身边,从未远离,最重要的是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要熄灭心中的贪嗔痴,不去分别、妄想、执着,让慈悲、包容、随喜与忏悔的心不断增长,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道”,觉悟“
禅”,成为“佛”。黄老师的教导如醍醐灌顶,不仅使营员们了解了生活禅的理念,更明白了如何在生活中去实践和修证。
晚上,所有营员齐聚双峰讲堂,观看以“祖庭尘影”为主题的图片展览,在崇谛法师的讲述中,一幅幅图片传递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营员们饶有趣味地倾听——时而沉思,时而会心微笑,千年祖庭,千年风霜,砖瓦间都是故事,都是对身心的启迪。
当介绍到各届夏令营活动的趣事时,双峰讲堂爆发出阵阵欢笑声,活动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去。此时,双峰讲堂外,星空浩渺,一轮弯月挂在山腰,透露着浓浓的禅意。
(撰稿:李阳 摄影:何涛 李冰如 石正浩 杨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