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七年,蕲州道俗请四祖道信大师至黄梅造寺,见双峰有好泉石,一住近三十年。大敞禅门,聚徒五百人。首创“自耕自足,以农养禅”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僧众以乞食于社会的现状。后来,农禅并重成为中国古代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禅宗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
本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精神,8月16日凌晨五点,第十三届禅文化夏令营的营员们在明基大和尚、崇柔法师、明钵法师的带领下,在寺里也体验了一次出坡的智慧。
清除杂草,打扫寺院,一动一静,皆是修行。营员们散落在道场各处,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最原始的方式,躬身将杂草一株株拔除。
正如净慧老和尚提倡的,“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平日里觉得繁琐的一些杂务,原来也是一种修行。
东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经过营员们的一番努力,千年古刹,焕然一新。
撰文/黄欣雨
摄影/崔晓峰
审核/夏杰
监制/崇谛